北京印刷學院以“傳承弘揚印刷文明,創新發展出版文化”為辦學使命,開啟中國出版印刷高等教育的先河。學校隸屬北京市,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共建。前身是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學院;1961年文化學院停辦,其印刷工藝系并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印刷工藝系基礎上組建北京印刷學院,由原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管理;2000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經過60余年的建設和發展,學?,F已成為在出版與傳播、印刷與包裝、設計與藝術三個領域具有明顯優勢和特色,工、文、藝、管協調發展,國內唯一專門為出版傳媒全產業鏈培養人才的全日制高水平特色型高等院校,被譽為業界名校。
學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根據國家新聞出版、文化創意產業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學校于1989年在全國率先開展數字藝術設計教育。學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全國18所參照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招生的高校之一。
目前,學校藝術教育擁有設計學、藝術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設計、美術與書法專業碩士授權點,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繪畫、動畫、藝術與科技、產品設計、新媒體藝術7個本科專業。設計學一級學科入選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和動畫3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繪畫專業入選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現有藝術類專任教師110余名,其中高級職稱以上教師56人。多名教師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中國新媒體教育領軍人物”、“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北京學聯“我心目中的大先生”等榮譽,多名教師在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等機構任職。
多媒體藝術設計教學團隊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數字藝術教學團隊為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育人團隊榮獲2022年“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數字藝術與創新設計教學實踐中心為國家級教學實驗示范中心,數字媒體藝術中心為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數字藝術設計創新實踐基地為北京市市級校內創新實踐基地,并擁有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動漫創作及人才培訓中心”、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藝術創作研究室”、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數字傳媒創新教學研究室、美學研究所、人文與未來設計創新中心、北京時尚品牌設計中心、藝術與科技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學校 藝術教育成果顯著,近年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1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3項,獲得原新聞出版總署、北京市等多項獎勵;先后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藝術學) 11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 5項;理論專著獲“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曾獲“第九、十四屆國際莫比斯多媒體光盤大獎賽”全場大獎及第一、二、三、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孫中山與華僑國際美術巡回展”金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第十一屆全國版畫展”金獎、“全國新聞出版行業平面設計大賽”一等獎、德國紅點“至尊獎”、“第十二屆國家圖書獎”、“中國包裝之星”金獎、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銀獎等。
學校立足“創意設計,藝工融合”,積極服務與保障黨和國家重大活動,承擔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臺灣彩車”,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中心大型水墨動畫,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的天安門廣場閱兵式“第零方陣——金耀藍” 車輛外觀色彩,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介紹冊、聯歡晚會數字特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顒映鞘兄驹敢曈X形象系統,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主題海報等系列創作任務。學校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創意基地,承擔的奧運相關設計有2008年奧運會的奧林匹克教育標識、紀念金幣、2014年南京青奧會吉祥物“砳砳”、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手冊創意設計工藝制作、多媒體視效創意制作、數字水墨動畫設計、視效圖案制作、動畫動勢設計、五個場館景觀設計、城市志愿者視覺形象系統設計、冬奧主題曲《永遠在一起》黑膠唱片包裝、冬奧紀念幣包裝設計等。還完成了青海湖吉祥物“藍嘟嘟”、2019年央視春晚長春分會場數字媒體視覺設計、深圳文博會北京展廳“最美中軸線”作品、全國智力運動會會徽、中國印刷博物館虛擬博物館等重要設計任務。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時任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嵐清、劉淇、王岐山、郭金龍等同志,對學校藝術教育給予高度評價。
現有在校藝術類本科生、研究生2000余名。藝術教育開辦33年來,畢業生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就業率達到95%以上,在藝術類高校中名列前茅。